桃園建地,桃園建地出售,桃園建地買賣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桃園建地,桃園建地買賣,桃園建地出售.買桃園可以分割臨路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投資桃園建地,買桃園市建地.找桃園建地實價登錄行情,桃園買建地,請指定桃園建地網站-www.桃園工業地廠房農地出租買賣.tw桃園方正建地 桃園雙面路建地 桃園角地建地 桃園大馬路旁建地 桃園大坪數建地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830最後頁
共391筆/共40頁
從需求面看台灣不動產的未來2023/10/02發佈
不動產市場一直備受國人關注,隨處可聽聞房價走勢和投資機會的議題,而最常被用來解釋房市的是供需法則。然而,由於不動產具有特殊性,並非一般商品,且隨著時代進步,傳統的供需法則難以一以貫之。要了解不動產的未來,要重新仔細檢視供給面、需求面。本文試著從需求面的角度,分析台灣不動產的未來趨勢和發展方向。需求面是指影響人們購買或租賃不動產的各種因素,例如人口結構、生活習慣、產業變化等。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台灣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聯合國報告指出台灣高齡人口成長速度全球第三快,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國發會預估,台灣將在2025年達到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20%,約468萬人);資策會推算,2030年時國內獨居與雙老住戶將高達125萬戶;雪上加霜的是,內政部統計我國房屋稅籍住宅數為912萬宅,其中屋齡30年以上老屋比例佔了53%以上(約483萬宅),形成人、屋雙老的局面。且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壽命來到將近81歲,未來更多的老年人口對住宅的品質和友善度、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照顧和保障;而小家庭或單身人口則會偏好中、小坪數的住宅。如何提供貼近需求的各種住宅產品,不論是銀髮宅、養生村、共生宅、友善宅、青年宅或是長照機構以及建立相關產業鍊,並且加速老屋改建,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其次,從生活習慣來看,台灣社會正發生許多變化,例如工作模式、消費模式、教育模式等,這些都會影響人們對不動產的需求。例如,因為疫情和科技發展,越來越多人採用在家工作或遠端工作的方式,這意味著他們對住宅空間和功能有更多的要求,例如需要有工作室、書房、收納空間等。又例如,因為對健康生活、環保意識和節能減碳的政策推動,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電動車、使用公共交通代步,這意味著他們對房屋建材、設施和位置有更多的要求,例如是否使用低毒性、低危害的健康綠建材,是否具備汽機車充電樁,靠近捷運站、公車站等。 最後,產業變化也改變了商用不動產的需求。一、在美中貿易戰導致台商持續回台、疫情造成跨國供應鏈移轉、輔導農地工廠遷移等因素下,符合需求的工業地、廠房、廠辦供不應求。二、網路購物盛行創造了物流、倉儲用地與不動產需求持續旺盛。三、疫情改變工作模式,A辦租賃仍顯現疲態,商仲業者預估未來3年還有25萬坪商辦將釋出,能否滿足客戶對ESG、綠建築、淨零排碳等需求,將成為商辦大樓的去化關鍵。四、疫情後旅遊、餐飲消費回歸正軌,購物中心、百貨、飯店業績亮眼。店面空置率也小幅下降。 綜上所述,從需求面看台灣不動產的未來,可以預見到以下幾個趨勢和方向:一、因應超高齡社會、橘色經濟而設計的建築產品將成為一大市場區塊;二、中小型化和高品質化的住宅將受到歡迎;三、商用不動產將持續聚焦在工業地、廠房、廠辦。這些趨勢和方向對不動產開發商、投資者、政府和消費者都有重要的啟示和影響,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關注。



原文網址: 從需求面看台灣不動產的未來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pxhuang/article/166871393955
農地工廠移工再放寬 首波6000名2023/10/02發佈
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農地工廠移工再放寬!經濟部多次在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中提案,盼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的工廠可以合法聘僱移工,但遭駁回多次,近日再度於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上提案,結果獲得通過,首波開放6000名移工,小組委員並要求應優先分配至廠住分離的工廠。

為納管未登記工廠(農地工廠),經濟部多次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曾開放臨時工廠登記,後續再開放未登工廠可申請納管、提出改善計畫,並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變更地目後合法化。

勞動部現行僅允許曾取得臨登,轉型特登後且曾聘僱過移工的工廠,可以繼續聘僱移工。 根據統計,曾持臨登向勞動部申請的雇主有3589家、移工人數有1萬8471人,特定工廠聯合會提案,希望開放特登業者申請聘僱移工,推估移工人數約增加3萬1000餘人,建議可採總量管制概念,經濟部近日重新在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提出此案,並獲通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小組決議開放包括臨登轉特登、未曾聘有移工及已取得特定登記的工廠可聘僱移工,首波開放6000名,會中委員認為雖然特登通過消防、建管及職安等標準,考量移工住宿安全,仍要求經濟部應優先分配移工至「廠住分離」的工廠,後續勞動部要與經濟部協商,再啟動法規修正通過,才能引進。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特登工廠聘僱移工並未開放新的行業別,且原本就是國人比較從事意願較低的3K產業,應該不致影響國人就業。 此外,勞動部官員提及,先前通過「彰濱外展製造業」,已有非營利組織申請50名移工招募許可,但後續仍得依相關流程才能引進。



原文網址: 農地工廠移工再放寬 首波6000名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9893394061.html

 
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釋憲成功 可登記申請工會2023/10/02發佈
2023/10/01 17:51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向桃園縣(桃園市府前身)政府申請工會獲准,但被勞動部認定不符工會法施行細則,不准設立工會,提告敗訴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年5月判決工會法施行細則違憲,全案發回法院審理。最高行政法院日前自為判決,廢棄原判決,判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勝訴確定。



華航員工朱梅雪等32人,於2014年9月向當時桃園縣政府申請登記成立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獲准,獲核發登記證書,但華航企業工會不服,提起訴願。



勞動部在2016年撤銷原處分發回桃園縣政府,要求2個月內另為適法的處分。朱梅雪等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請求行政法院撤銷勞動部的決定。



不過,最高行政法院認定,華航修護廠區或修護工廠就其工作場所範圍內,未設有獨立人事、也沒有符合編列、執行預算及單獨設立會計單位,不符合工會法施行細則要件,判決駁回確定。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不服,向憲法法庭聲請憲法裁判。



憲法法庭認為,工會法施行細則關於「廠場」是指獨立人事及預算會計等,要符合「廠場」才能成立工會,此規定違反憲法的法律保留原則,2年後失其效力。至於原案件則發回最高行政法院審理。



最高行政法院參考憲法法庭判決意旨,審酌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請求廢棄原判決,以及撤銷勞動部訴願決定,為有理由,日前自為判決,將原判決廢棄,訴願決定亦撤銷,判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勝訴確定。#

台中首創身障主動免牌照稅 民眾直呼太貼心!2023/10/02發佈
更新日期:112-10-02

發佈單位: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文心分局

(臺中訊)林先生是位單親父親,家中還有身心障礙小孩,最近接到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寄來輔導身心障礙者免徵使用牌照稅節稅通知書,只要掃描單子上的QR Code就可辦理免徵牌照稅,對於經濟困難的林爸爸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直呼稅務局太貼心了。



    林爸爸說妻子早逝,小孩在幾年前罹患肌肉萎縮症,為了照顧孩子及維持生計,就包水餃在網路上販售,再約定時間送貨,為了方便送貨,買了一台中古小貨車,也可以方便載送孩子就醫,只是原本要負擔房屋租金費用、孩子的醫療費用,已經非常吃力,現在又有繳納牌照稅的壓力,還好,貼心的稅務局在他忙碌無法注意稅務訊息時,主動通知他符合牌照稅免稅資格,而且辦理的程序非常方便,只需掃描QR Code就可以簡單完成,實在太便民了,省下來的稅金可以貼補家用,真是一大福音!



    地方稅務局長沈政安表示,供身心障礙者使用的車輛,每一身心障礙者以1輛為限,可以在2,400C.C.的稅額(即自用小客車11,230元、自用小貨車3,600元)範圍內,免徵使用牌照稅。車輛供身心障礙者本身使用者,該局已主動免徵;另身心障礙者本身無車輛且無駕駛執照者,其配偶或同戶二親等親屬所有供其使用之車輛,可申請免稅,如有多輛車同時供其使用,亦可選擇稅額較高之車輛適用免稅。地稅局也全國首創運用社政、監理、戶政及稅務等跨機關資料庫,精確篩選出符合身心障礙免稅資格者,主動協助免徵牌照税。



    地稅局進一步說明,透過資料篩選過濾後,發現本市符合免稅資格之身心障礙者配偶或其同戶二親等親屬,仍有4千餘人尚未申請或尚可選擇較優惠之車輛適用免稅。因此,為保障身心障礙家庭權益,該局主動寄發免稅輔導通知書,通知書並設有個人專屬QR Code,掃描後自動連結至線上回復平台,民眾只需輸入身分證統一編號及車輛資料即可申請,安全又便利。



    地稅局提醒民眾,如接獲使用牌照稅免稅輔導通知書,或有符合身心障礙免徵使用牌照稅要件者,請儘速提出申請,不要讓自己權益睡著喔!您如有使用牌照稅相關疑問,歡迎利用該局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或(04)2258-5000按1轉客服中心查詢,將有專人為您解說服務。

全台15處工業地產交易5年漲2成 這地區漲幅最驚人2023/09/27發佈
徐筱嵐

2023年9月14日

近五年來,受惠美中貿易戰、製造業供應鏈重組,加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助力,使得工業地產水漲船高。高力國際調查,台北市以外的五都加上新竹縣等區域內,共15處主要工業區地價幾乎翻漲1成,甚至越往南部漲幅越明顯,高雄市本洲產業園區最驚人、漲幅達125%,其次為台南市麻豆工業區漲幅89%,第三是高雄市大發工業區漲幅56%。



高力國際調查,過去五年來,過去五年全台工業地產總交易額達6,512億元,盤點15個主要工業區,僅新北市少數幾個地價基期已高的工業區,幾乎出現翻漲現象。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表示,桃園市是台灣製造業重鎮,全市計有34處產業用地,也是產業用地供給數量最多的城市,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累積交易金額達1587億元,位居全台之冠。其餘新竹縣、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等受惠產線遷移帶動產業聚落逐漸成形,拉抬工業地產需求,尤其台南市與高雄市因土地價格基期相對較低,土地漲幅超過1倍。



高力國際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古健輝指出,本次調查由北到南的15處主要工業區中,工業土地行情最高的前三名是新北產業園區,每坪95萬至110萬元、土城工業區及華亞科技園區每坪55萬到60萬元、林口工二工業區的每坪45萬至50萬元,2019年迄今價格漲幅10%至25%。



古健輝說,其餘桃園市主要工業區包括龜山工業區及中壢工業區,目前行情約每坪30萬到40萬元,新竹縣湖口工業區每坪約26萬至28萬元;而南二都的5處主要工業區,目前行情已來到每坪15萬到25萬元之間,幾年前有單價低於10萬元的土地物件,現在都漲了一輪。



依據國科會發佈的台灣三大科學園區產值,今年前4個月的總產值為4584億元,超越竹科跟中科,也是唯一維持正成長的科學園區,目前南科土地供給有限及第三期尚未擴建完成情況下,產業對於土地的需求有機會外溢到周邊工業區。



梁儀盈認為,受到整體經濟局勢及擴廠熱潮趨緩,以及投資人對報酬率的要求,加上市場上釋出物件不多,今年交易量更較去年保守,但企業自用需求仍在,只是買賣決策更謹慎、耗時,且買賣雙方對價格歧見仍大,先前漲幅過大的區域,若適時修正價格,則有助於成交。



 

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設原則有疑義 中北區七縣市泰雅首長向內政部陳情2023/09/27發佈

新竹縣五峰鄉公所22日主辦為期2天的112年度下半年泰雅鄉(區)首長會議,有中北區7縣市9個泰雅鄉(區)公所參加,與會泰雅首長均認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設原則有疑義,並且未尊重原住民「選擇」空間利用及居住的權益,決定連署向內政部陳情。



新竹縣長楊文科希望藉此會議交流機會,9個泰雅鄉(區)都能一起團結打拚,替族人爭取應有的權益,一起變得更好,也讓泰雅文化保存下來。



五峰鄉長秋維書指出,與會泰雅首長針對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設原則有疑義,認原民聚落農四以外範圍均劃設為國土保安第二類,屬有條件申請使用,將間接限制族人的傳統使用問題,考量泰雅族人散居情形,均認農四應以1戶為劃設原則。



秋維書指,內政部營建署並未依照原基法第23條規定尊重原住民「選擇」空間利用及居住的權益,國土計畫現行已進入第二階段執行,由縣市政府委託團隊劃設區內功能分區,讓族人完全不解及恐慌,內政部也仍然沒有了解未來土地改革後的難題。



與會泰雅首長認泰雅鄉鎮市區的問題處理已刻不容緩,決定連署向內政部陳情,建議原民會按本次會議紀錄轉送內政部營建署,應再審視劃設原則調整最好到的方式,符合族人的期待,請營建署確實考量,保障原住民族人的權益。



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長雲天寶指出,會議邀集中北區各泰雅鄉(區)公所首長,集思廣益研擬並促進泰雅族原鄉地區觀光、行銷、社福、產業及建設等策略合作意向,透過2天的會議,了解彼此優劣勢,進而截長補短,共同尋找相關對策,突破現況,期研擬永續發展泰雅原住民族群的政策,提供相關單位作為公共政策與規畫參考。

土地300萬/坪,房價是什麼概念?!2023/09/27發佈
房勢說說

活躍格鬥士

房勢說說

發佈於地產搞什麼‽‽

2023/09/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標題:【水湳新地王誕生 追上七期擠身300萬俱樂部】



有同事問我:



Q1:土地價格越高房價就一定越高嗎?



Q2:要怎麼從土地價格推估房價?



索性把這四年內台中市土地交易超過300萬/坪的整理一下,基本概念及粗估成本架構參考如下表--



A1:土地要看使用分區有不同建蔽率/容積率,如圖所示最低單價300萬/坪,因為容積率最低,換算下來每坪土地成本反而是最高的,其實它是最貴的=.=



A2:



☆不同使用分區試算的坪效不同,表中以地上最基礎獎勵坪效(姑且不考慮地下室跟是否容移),試算出每塊地的每坪土地成本。



☆依過往經驗,這幾塊地都屬於高容積,應該都是超高樓層的規劃,營造成本大約20萬/坪預估。



☆管銷成本包含人力、廣告、利息、稅、設計規畫等。



☆推估基本利潤得出終端售價,利潤依各家經營原則而異。



☆每家建設公司定位不同,營造成本有可能因規畫內容而異;管銷成本也有可能因總銷規模大小不同,開挖地下室的車位數量跟申請相關容易獎勵等也會影響成本跟終端售價。



※題外話,最近跟地主在交涉,因稅制加重,地主們陸續開始轉嫁稅的成本給開發商,例如,談好的金額,會變成要『實拿』,意思就是交易後的產生的稅成本,也希望開發商吸收,造成土地開發成本持續堆疊的現象;土地成本佔了總成本一半以上,加工財的利潤結構也愈來愈挑戰市場!



新聞參考連結,水湳新地王誕生 追上七期擠身300萬俱樂部https://www.fbs168.com/news/5690.html

分割遺產越早辦理越好!2023/09/27發佈

陳湘如

發佈於律師筆記

最近處理到一個確認繼承權的案件,當事人有一宗從曾曾祖父留下來的土地,曾曾祖父早已仙逝,後代子孫也有人往生、繼承,輪了好多代,後代繼承人越來越多,但因為沒有人去處理繼承、分割事宜,該片土地一直閒置,現在土地越來越值錢,有建商想要開發這片土地,因此找了部份繼承人洽談,才發現土地仍登記在曾曾祖父名下,未辦理繼承登記,繼承人還沒登記成土地所有權人,但經過清查,發現到現在繼承人名冊已經高達200多位了,這些繼承人又散落各地,不知道該如何洽談土地利用、開發事宜,而因為年代久遠,以前戶籍資料尚未電腦化,還是手寫本,加上以前的人常常有收養、出養、童養媳等制度,導致繼承關係尚有一些不確定,地政機關不願辦理繼承登記。



這種狀況只能透過訴訟來讓判決確認繼承權、分割遺產等方式來處理,因此當事人就來找湘如協助,訴訟中要整理全體200多位繼承人的戶籍資料、釐清全體的繼承關係,加上開庭通知要送達全體當事人,法律程序才能完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湘如在此呼諭大家如果有這種問題要盡早處理,越拖只會越麻煩、越難處理啊~



遺產繼承登記主要流程:



1.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申請除戶戶籍謄本



2.國稅局:查詢死者財產、所得及兩年內贈與及金融遺產等資料



3.地方法院:聲請拋棄繼承、陳報遺產清冊(非必要流程)如果你不確定是否需要辦理「拋棄繼承」或是「限定繼承」, 可以先諮詢律師會比較保險!!



4.國稅局:申報遺產稅、繳納遺產稅



5.地方稅捐稽徵機關:查詢有無欠繳房屋稅、地價稅



6.戶政事務所:申請繼承人印鑑證明(非必要流程)辦理「分割繼承登記」者,才需要這個步驟。



7.地政事務所:辦理不動產遺產繼承登記



#繼承#遺產#贈與#國稅局



#不動產#遺囑#財產分配



#新竹律師#竹北律師#陳湘如律師

建築規劃銷售的理性與感性2023/09/27發佈
房勢說說

活躍格鬥士

房勢說說

發佈於地產搞什麼‽‽

2023/03/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建築開發個案的週期,從購地前評估到建築物蓋好完成軟硬體建置,通常是三到五年起跳。因此準備工夫需提早,思維更要超前佈署!規劃方向因主事專案而異,有人是站在成本角度為前提;有人是一脈相承的模板複製;有人是站在使用者角度為考量;有人是站在創作的概念在發揮。規劃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與時俱進。

-----------------------------------

全球環境趨勢一直在變,好宅與豪宅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富麗堂皇或雕樑畫棟的身分彰顯不再是一個明確追求的目標,房子好不好住與是否符合未來生活型態相對更受到青睞,我們站在前輩拼經濟打下的基礎經驗,有了更多參考的模組化數據,相對有更多資源思考建築規畫如何與人的生活結合,藉由既定參數找出可能的路徑跟樂趣,這就是開發的成就感跟目標!

-------------------------------

時代在變,生活的演化路徑從求生存→生產製造→生活服務→生態永續,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各行各業的商業發展也趨向M型化,建築開發商也從加工製造業演進成服務業,思考的廣度不僅要轉變成專業領域顧問的角色,找出客戶需求;更要有對客戶動之以情的功力,培養信任基礎才能發展續集。業務與行銷客服的成長動力,除了產業本質學能,應該更積極創造自己在不同領域被服務的經驗,不再是一味的給,才能了解這時代多元生活型態的客戶期待。

------------------------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探索成長的開發曲線!
農地大學問-重點整理2023/09/27發佈

耕地分割限制



為"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目的:此為制度設置核心,在分割實務上遇到各種爭議時,回歸立法目的為解決爭議的指導原則。

面積限制:0.25公頃,未達成前揭立法目的,援訂定耕地分割後最小面積不得超過0.25公頃,就算是以"持份"方式所有,持份面積也不能小於0.25公頃,甚至因為越界建築而分割也不行,因為該條的立法目的在"擴大農場經營規模"而非"處理產權糾紛",幾乎可以說是耕地分割的天條,但該分割限制,也是耕地投資的陷阱與商機所在。

面積限制之例外:如果多塊土地合併分割,分割後小於0.25公頃的部分不超過分割前(只是位置不同),則例外可以分割。



開心農場商機



非耕地標的:能夠將土地分割到一般大眾願意入手的大小,而非具規模的農地,才方便銷售,因此分割標的須為耕地以外農地,例如"都市計畫農業區"土地,在國土計畫法施行後,將來如果有用地變更的需求,更有可能遇到開發身價翻倍的情況。

水電設施:在土地從事耕種需要基本照明及灌溉,但一個地主只能申請一個暫接水電,分割成10塊後如何申請,這時候可以"承租人"的名義申請,一根電線桿加上電表弄到號行情約30000元,有電之後,水則通常以鑿井方式解決。



賦稅規劃



租稅優惠與應備文件:或免徵遺產稅、贈與稅、免徵遺產稅、贈與稅、田賦者,應檢具"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遺贈稅並會列管五年,如符合不課徵土增稅,將來賣出亦可免房地和一稅。

房地和一稅規劃實例:有時候會遇到一個買賣案,部分為農地、部分為建地,這時候買賣合約最好都分開簽立,將農地所得做高,建地所得做低,可以的話甚至分開銷售,可節省房地和一稅。



農地商機



農地三大主流需求:農舍、資材室、露營場

購置農地前應注意事項:

1.查明標的限制規範:都或非都?農、林、耕、山坡地?

2.查詢無套匯證明:建議買賣契約要請賣方提示證明

3.查明三七五租約:謄本上多半會有,或前往主管機關詢問。

4.可否申請農用證明:買賣合約記名由誰負責申請,以及若無法申請後果誰負擔。

5.優先購買權:合約註記優先購買權保留條款。

6.搭排限制:洽詢是否能拿到廢水搭排權及排水設施主管機關為何?

7.稅務局有無列管:有無違規兩次以上經稅務局列管,有可能要補繳土地增值稅。



農舍外的輕選擇-資材室



設置目的:法律上規定限存放肥料、農藥、種子、農具...等物品適用,惟實務上多有人將資材室當作小農舍使用,並自己搭設廁所淋浴間。

設置條件:

1.土地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

2.每1000平方公尺可以申請20平方公尺資材室

3.最大限制200平方公尺以內

4.不用申請建照,只要跟農業課申請即可,並且可以申請門牌及保存登記,但切記不要遷戶籍(不能居住使用,會被撤照)

5.位置應"緊靠路邊",但承辦仍可能會視具體需要而調整。

6.衛生設備:即廁所淋浴間,法律並沒有規定不能設置,但實務上承辦很容易以不符合法規目的而駁回。

7.要有車輛迴轉空間



低投入高收益-露營區



法源依據:111年7月22日訂定之"露營場管理要點"

申請前請自我檢視:

1st是否為特定農業區:特定農業區不得申請

2nd有沒有道路:沒臨路不得申請

3rd是否為環境敏感區:有19項環境敏感區不得申請,可上網查詢。

4rd土地是否小於1公頃:超過1公頃不得申請。

露營區分類及建築內容:

農牧用地露營區:可設置營位設施、衛生設施、管理室,固定設施(營位+衛生+管理室)不得超過基地面積10%,其中衛生設施+管理室又不得超過固定設施的30%。

林業用地露營區:可設置營位設施及衛生設施,固定設施(營位+衛生)不得超過基地面積10%,其中衛生設施又不得超過固定設施的10%。

要申請"資材室"還是"露營區":以1000平方公尺土地計算,申請資材室可以蓋20平方公尺,選擇露營區的管理室加上衛生設施可以蓋30平方公尺,雖然露營區可以蓋比較大,但是露營區非農用,要繳地價稅及房地合一稅等,應各方面評估。



夢想中的田野豪宅-農舍



農舍分類:在89年1月27日農發條例施行前所蓋的農舍,市場上稱為"老農",除了限農民身分取得外,沒有土地取得及設籍時間的限制,但交易有房地合一稅的適用,但在農發條例施行後的農舍雖然各項限制很嚴格,但可免繳房地合一稅。

申請限制:

1.面積限制:2500平方公尺

2.時間限制:取得土地2年、設籍2年

3.身分限制:農民資格(目前最難申請)

4.其他限制:無其他農舍並檢附興建農舍經營計劃書



放個貨櫃可不可以?



貨櫃是否為農業發展條例第8-1條的"無固定基礎之臨時性"設施,而可免申請建築執照?答案是不適用,貨櫃仍須申請建築執照,但面積在45平方公尺以下,免申請建築執照,但一律要申請主管機關核發容許使用證明。



國土計畫法之後



原本可以蓋農舍的土地,仍然可以蓋農舍,原本屬於鄉村區的建地,容積、建蔽率可能會有些許影響,如果有農地的你,趕快去查詢自己的地屬於何種土地分區,如果查表後將來會降低開發前度,則該考慮是否提前開發。

https://vocus.cc/article/65111d74fd89780001cc0824

第1頁2830最後頁
共391筆/共40頁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桃園建地,桃園建地出售,桃園建地買賣-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